王翚岩栖高士图轴

阅读

王翚岩栖高士图轴(图1)

《岩栖高士图》轴

王翚作
纸本
墨笔
纵122.7厘米
横31.5厘米

此图是王翚盛年山水画代表作

该图以高远式构图
画高岩幽壑
长松平湖
岩崖间古木盘虬
杂草丛生
山径盘陀
叠叠山泉涌出峡谷
流入湖中

峡谷间山馆水榭或半隐于崖畔
或横架于流泉之上

近岸平坡松荫下一人仰坐
似在欣赏幽雅的湖光山色

此画结构严谨
意境清幽

据记载明代唐寅曾有之
画家虽未言仿唐寅画法
然所画山石用元人干笔皴擦
参用宋人斧劈皴法
苍劲秀润
用墨干湿相济
变化多端
极富逸趣与韵味
似应是画家早期精研唐寅画法后的变化所得
体现了画家这一时期山水画的典型风貌

图中王翚自识虽未署年款
但笪重光题跋书于壬子年
即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
王石谷时年41岁
此图应作于当时或稍前

本幅上方王翚自题七言诗:“高士岩栖趣自幽
白云天半读书楼

银河落向千峰裹
长和松涛万壑秋

”又笪重光、恽寿平题和

从三人题诗中得知
此图作于毗陵(今江苏武进)舟次
时三人聚会于此
研讨绘画达40余日
以诗书画互赠
堪称“艺林盛事”

此图乃王翚画赠笪氏之作

本幅另有鉴藏印七方:“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等

《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王翚(1632—1717)
字石谷
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
江苏常熟人

画有家学
初拜张珂为师
专摹元代黄公望的山水画

后师从王鉴
画艺大进

经王鉴推荐
又入王时敏门下

在名师指导下
悉心临摹历代佳作
且饱览山川佳胜
终能心手相应
笔墨变化不竭
杰构层出不穷
成为一代巨擘

对于绘画
王翚主张“以元人笔墨
运宋人丘壑
而泽以唐人气韵”
并身体力行
成就超凡

康熙三十年(1691)奉诏入京
主持绘制《康熙南巡图》
事毕
荣归故里
以画终其一生

其弟子众多
形成了“虞山派”
对后世影响广远

王翚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吴历、恽寿平合称为“清初六家”
亦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并称“四王”

唐寅(1470—1523年)
字伯**
一字子畏
号六如居士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出身商人家庭
自幼聪明伶俐

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
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
家境衰败
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收心读书
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
得中第一名“解元”
30岁赴京会试
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

此后遂绝意进取
以卖画为生

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
后察觉宁王有图谋不轨
遂佯狂得以脱身而归

晚年生活困顿
54岁即病卒

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
诗文擅名
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
画名更著
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明四家”

其绘画擅长山水、人物、花鸟各科

画法早年受沈周、文徵明影响
多“吴派”痕迹
30余岁时拜周臣为师
主宗南宋“院体”一路
后泛学宋元诸家
自成一体

山水画有粗、细两种风格:粗笔一路源自周臣
仿学南宋“院体”
然于刚劲雄健中别具清俊秀逸之韵
细笔画属其本色
更多文人画笔意
景色简约清朗
用笔纤细有力
皴法灵活多变
墨色淋漓多变
风格奇峭而又秀润

人物画造诣也很深
兼善工笔重彩、工笔淡彩、白描、水墨写意诸法
形神俱备

中国画技法名称

皴法是指用画笔来表现山石和树皮的纹理
“斧劈皴”是皴法的一种
画家采用毛笔横扫
用笔极有力度
以表现山脉坚硬之石质
犹如巨斧劈出一般
很有特色
故名“斧劈皴”

笪重光(1623—1692年)
字在辛
号江上外史、郁冈、扫叶道人
晚年居茅山学道
改名傅光
亦署逸光
号逸叟

江苏丹徒人
一作江苏句容人

清代书画家、鉴赏家

工诗文
尤以书画名重一时

书法师苏轼、米芾、董其昌
兼摹各家名帖

其书笔意遒劲
与姜宸英、汪士鋐、何焯齐名
合称四大家

山水得江山气象
高情逸趣溢于笔端

有书画论著《书筏》、《画筌》行世

恽寿平(1633—1690年)
又名格
字正叔
号南田、白云外史等
武进(今江苏常州)人

早年工绘山水
宗元人王蒙画风
笔墨清灵秀洁
意境萧散幽淡

后改绘花鸟
远师宋徐崇嗣
近学明人
注重写生
更发展了没骨技法

所画花鸟禽鱼很少用笔勾线
主要以水墨直接点染
追求天机物趣
一洗前习的画法而对后世花鸟画的创作影响极大
开创了 “常州画派”

他与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并称“四王吴恽”
亦称“清六家”

 清乾隆、嘉庆间宫廷书画著录书
共有三编
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
共四十四卷
续编成书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
共四十卷
三编成书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
共二十八函
一百二十册

书中收录了清朝宫廷所藏五帝御笔、历朝书画、本朝书画以及少量的碑帖和织绣作品近万件

西汉高祖四年(前200年)
萧何在未央宫正殿北(今西安市未央区柯家寨村西)建造国家藏书机构
以收藏入关所得秦之律令、图籍

其下砌石为渠以导水
因称“石渠阁”

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
诏太子太傅萧望之
诸儒韦玄成、施雠、梁丘临、戴圣、刘向等
于阁内讲五经异同
增立博士

至成帝时藏秘书于此

此后
“石渠”便成为皇家收藏图书典籍之所的专称


声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了解更多“王翚岩栖高士图轴”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收藏雅集网》微信公众号。